小組的世界
自從加入心理劇的行列
對角色理論有了更深體會
對於其他形式的小組多了一層思考
就是小組目標以外
組員存在於小組中如何進行role taking
很多導師都很喜歡問組員
覺得自己在小組中有什麼角色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畢竟每個人在群體中都承擔著一定角色
可是大部份人對於角色的定義或詞彙
都非常狹窄
領導著、helper
好像沒有第三個詞彙了。
想從這個方向出發
幫助組員發掘自己的角色
可以考慮先擴闊他們的認知
到底一個團隊有什麼確實的身份角色
然而,對於角色
我認為更重要的是
他們對於自己在小組內的存在價值和自信
當進行這個活動時
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己
覺得自己有價值嗎?
這個角色喜歡嗎?滿意嗎?
對自己的評價如何?
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嗎?
在這個身份中與別人如何互動?
看來比較有debrief下去的意義
這些內在價值真正影響一個人的成長
我經常舉的例子就是
學生A在家中永遠是垃圾
在學校永遠是白痴
但在活動中
他絕對小組創意的原動力
希望這個例子能夠幫大家理解角色是什麼
實際操作其實很簡單
在一個身份或崗位中
嘗試邀請他們加上一個形容詞
便會清晰很多
例如我在活動中通常是出力的人
如果為這個人加上形容詞就是什麼?
好hea的?
任勞任怨的?
被逼的?
享受的?
這些形容詞可能更加貼近組員在組內的角色
除了活動中的任務
其實一個比較長的小組
組員在活動以外的相處
也足以形成不同的角色
希望各位小組組長能夠更sensitive
更ready 去面對組員的各種面向
近年來我在小組中
就算不能透過活動協助組員建立正面角色認同
也堅持透過自己導師的身份
告訴他們擁有美好的一面
雖然在技巧上看似不足
卻是更直接更真心的交流
「我知道很多人批評你,
但我不認識那些人,
我覺得你很不錯。」